=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吴董著《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五十七  
发布时间 2024-01-30

 

吴董著《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五十七

2024 1  30       221   226 

 3章(续)

 12名正式代表与1名列席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723日至31在上海举行,出席者13人,包括正式代表12人,列席者1人。在那个时代,这个班底的文化程度不算低,曾经留学日本的4人(李汉俊李达周佛海董必武),出自名牌大学的4人(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陈潭秋),毕业于师范学校的3人(毛泽东、王尽美、包惠僧),秀才1人(何叔衡),中学生1人(邓恩铭)。而且,除了毛泽东等人以外,有一半以上的人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外语。

 

1、李汉俊:是否第一个提出建党

 

为了安全起见,李汉俊提议:“还是到我家去开会吧!”李公馆离博文女校只有二百多米,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李达的支持。723日晚,穿长衫的,穿对襟绸白上衣的,穿西式衬衫打着领带的,留八字胡的,络腮胡子的,教授派头的,学生模样的,陆陆续续走进李公馆的后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就开幕了。

在讨论中,李汉俊和陈独秀、张国涛发生了争论。没有档案记录,都是当事人后来的回忆,而李汉俊牺牲的早,关于他们的争执,几乎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迷。据陈谭秋回忆,当时李汉俊认为“中国无产阶级太幼稚,不懂马克思主义,须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因此主张首先把知识分子组织好,公开建立广泛的和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团体式的政党,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有了普遍的影响,然后由这些知识分子去组织工人、教育工人。

另一种说法是,一大上为知识分子问题发生激烈争论,焦点是“官吏和技术工作者能否成为党员”。根据陈独秀的思路,“共产党是工人的政党,不能没有工人,工会是共产党的基本组织,也不能没有”,所以中共首先“应在工人中宣传共产主义,并吸收一些先进工人做党员”。最后是强调纯洁性的一派占了上风,会议通过的党纲规定,中共只“组织工人、农民及士兵”,而且要“完全与黄色知识阶级及其他类似党派断绝一切关系”。这与李汉俊的观点正相反。

建党初期,争论很正常。因为那时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很肤浅,成立党组织的理论基础薄弱,很多人投身革命后才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包惠僧说,多数同志先当了共产党员才学习马克思主义。李达回忆说,当时党内的人多注重实行,不注重研究,并有“要求马克思那样的实行家,不要马克思那样的理论家”的警句。

新中国成立后,薛文淑看到有些回忆文章说,一大是在楼上开的,也有说是在楼下开的。虽然一大开会时她既没看见,又不知道,但她肯定开会用过的长桌一直是放在楼下的。因为楼梯狭窄,长桌不可能搬到楼上,而且楼上也没有容纳这张桌子的地方。

会议的前期很顺利,可是代表们计划7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程由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会议讨论的各项问题发表意见,然后通过党的纲领和决意。马林来了,尼科尔斯基也来了。周佛海忽然腹泻,独自一人在博文女校里休息。

8点多,代表们刚在餐桌四周坐定,从虚掩的后门忽然进来一人,是个穿灰布长衫的中年男子,代表们问他找谁,他用怀疑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会场,然后说:对不起,我找错地方了。说完就匆忙离去。这个男子正是时任上海法租界巡捕房政治探子的程子卿。

作为闯入中共一大的密探,有必要介绍几句程子卿,他生于1885年,江苏镇江人,读过私塾,后在米店当学徒。1900年前后从镇江到上海谋生,在十六铺码头做搬运工,在那里结识上海帮会头子黄金荣,结拜为帮,人称“黄老大”(黄金荣)、丁老二(丁顺华)、程老三(程子卿)。1905年,经黄金荣介绍,程子卿进入法国巡捕房当巡捕,后来升为刑事科的政治组探长

按说程子卿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闯入中共一大的事使他在历史上出了名。当事人在各自回忆录中这样回忆那个陌生人:包惠僧回忆他“穿灰色竹布长褂”;李达说是不速之客张国焘说是陌生人陈公博说是面目可疑的人刘仁静突然有一个人陈潭秋说是“一个獐头鼠目的穿长衫的人”。

程子卿走后,马林用英语询问李汉俊刚才是怎么回事,李汉俊当即用英语简要答复。马林用手掌猛击餐桌,当机立断:“一定是包打听!我建立会议立即停止,大家迅速离开!

代表们一听,马上站起来,分别从前门走出李公馆,唯有李汉俊陈公博没有走。李汉俊带着陈公博上了楼,坐在他的书房里。

陈公博为什么没离开?倒也不是刻意安排,而是逞能,跟张国焘斗气儿。他后来在《寒风集》中自云:“我本来性格是硬绷绷的,平日心恶国焘不顾同志危险,专与汉俊为难,现在有了警报又张皇地逃避。心中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各人都走,我偏不走,正好陪着汉俊谈话,看到底汉俊的为人如何,为什么国焘对他有这样的恶感。”

十多分钟后,法租界巡捕房派出的警车在门口停下,冲出十多人包围李汉俊的住宅。3名法国警官带着4个中国密探进入室内,搜查后未发现政治活动证据,得知此处是李汉俊的哥哥、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李书城将军的公馆,最后化险为夷。

1944年,陈公在写的回忆文章《我与中国共产党》中,补充了一个搜查中的情节:他们什么都看过,唯有摆在抽屉里的一张共产党组织大纲草案,却始终没有注意,或者他们注意在军械罢,或者他们注意在隐秘地方而不注意公开地方罢,或者因为那张大纲写在一张薄纸上而又改得一塌糊涂,故认为是一张无关紧要的碎纸罢,连看也不看。密探们仔仔细细搜查李公馆,陈公博在一旁不停地抽烟。他竟把整整一听“长城牌”48支烟卷全部吸光!

密探们为什么会突然闯入一大会场呢?是马林引起了注意。马林19214月在奥地利维也被捕,获释后动身来华,途经科伦坡巴东、新加坡、香港时都受到严格检查。到上海后,密探更是把马林的行踪查得清楚,记录在案。723日当晚,马林来李公馆时就引起密探的注意。首先进入李公馆侦查的便是程子卿。

1949年,程子卿给宋庆龄写信求救。宋庆龄接信后,将程子卿在上海帮助她营救革命人士的事向毛泽东做了阐述。根据当时处理反革命分子的原则,对程子卿宽大处理,不仅未予逮捕,而且经宋庆龄等“疏通”而获释。1956年,他病逝于上海建国中路家中。

法国巡捕搜查会所时,薛文淑并不在家,当她回到李公馆时,刚进门就发现天井里有些烧剩下的纸灰。厨师老廖告诉她说,有法国巡捕来搜查过二先生(指李汉俊)的房间,但是并没有抓人。

后来薛文淑写文章说:“这时汉俊不在家,我上楼到他房间看了一下,除了书架上的书比较凌乱意外,没有别的迹象。其他房间据老廖说巡捕连进都没有进过。”因为,家中并没有损失什么东西,再加上李书城要薛文淑少管汉俊的事,所以李汉俊回来后,薛文淑也没有问他怎么回事,李汉俊自己也没提。后来薛文淑回想起来,才知道那时家中刚开过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吴董著《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五十七

2024 1  30       221   226 

 

3

 

12名正式代表与1名列席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723日至31在上海举行,出席者13人,包括正式代表12人,列席者1人。在那个时代,这个班底的文化程度不算低,曾经留学日本的4人(李汉俊李达周佛海董必武),出自名牌大学的4人(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陈潭秋),毕业于师范学校的3人(毛泽东、王尽美、包惠僧),秀才1人(何叔衡),中学生1人(邓恩铭)。而且,除了毛泽东等人以外,有一半以上的人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外语。

 

1、李汉俊:是否第一个提出建党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京ICP备2024062504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