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首页==   = =关于中科= =   = =新闻中心= =   = =行业动态= =   ==中科业务==   = =中科文化= =   = =中科艺术品= =   = =联系我们= =  
国家新闻

 
  吴董著《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之四  
发布时间 2022-11-25

 

吴董著《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之四

2022  11   25   9—  13

第1章         南陈北李:南方陈独秀和北方李大钊

(续)

 

 

 

 

3、从拒俄运动到苏报案

中国在地图上的形状像一只大公鸡,东三省和内蒙的一部分组成“公鸡头”。西伯利亚铁路是全球最长的铁路,从莫斯科出发,穿越乌拉尔山脉,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中延伸,贴着“公鸡头”抵达海参崴。铁路修建过程中,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提出一个建议,铁路如果穿过“公鸡头”,抵达海参崴能缩短一段。俄方的建议被中方接受了,19004月,中东铁路大部分铺轨完工,而在这时,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拳民涌进京师,威胁东交民巷公使馆。

列强急眼了,随即组织联军,攻占天津和北京。八国联军中,唯独俄国与大清有共同边境,抬脚就能进入中国东三省,俄军这么做了,部分军队赖在东三省。1902年,清廷与沙俄签订《东三省交收条约》,清廷保证俄国在东北的特权,俄国一年半分三期从东北撤军。然而沙俄撤出部分军队后,沙皇下令暂停撤军。

这年11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有个学生,将墨水瓶放在中文教师郭镇瀛的座椅上,受到郭镇瀛斥责。不过是小小不言的恶作剧,而这个学生却被学校开除了,全班同学因此决定退学,酿成“墨水瓶风潮”。

中国教育会成立于“墨水瓶风潮”的同年,由蔡元培、黄宗仰、叶瀚、蒋智由、林獬等议定并发起,蔡元培为会长,吴敬恒为学监,设本部于上海泥城桥福源里。为了帮助在“墨水瓶风潮”中退学的学生们继续接受教育,中国教育会建立了爱国学社。

爱国学社不甘于做这么简单的事,一眼盯上沙俄赖在东北事。那时上海有个热闹地场叫做张园,有弹子房、点膳铺、抛球场、茶座、照相馆等,有点像伦敦海德公园。1903315日,爱国学社及市井九流二百人在张园集会,人不分贵贱,言论不分顺逆,都可以上台发言。发言者警告当局“力拒俄约,以保危局”。427日,爱国学社和数百人在张园召开“拒俄大会”,拒俄运动爆发。

430日,爱国学社与各界千余人于张园集会,抗议沙俄。策划人有吴稚晖、冯镜如、陈范、黄宗仰和龙泽厚。高唱爱国歌曲之后,蔡元培高声宣读东京留学生給爱国学社与中国教育会的电文,当他读到“俄祸日急,留日学生已电北洋主战,结义勇队赴敌,望协助”之际,群情激愤,与会者列队向东鞠躬,表示敬意。

会后,爱国学社组织义勇队,96个学员分为8个小队操演。操练就得有教练。恰好,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闹学潮,林砺带着一部分学员到上海,愿充为教练。不知哪家掏的银子,爱国学社学員统一穿上领、袖、裤管均饰有紅镶边宽黑条的操衣,操练的挺像回事。

那个年代的中国,犹如冰冷的寒冬,犹如难眠的长夜,爱国学社闪烁出一丝淡淡的光明,隐含了一缕模模糊糊的希望。张园拒俄集会那会儿,陈独秀己从日本回到上海,而后回安庆,要搞点名堂出来。

说起拒俄运动,陈独秀有独特的资本,他随嗣父到过东北,亲眼目睹沙俄暴虐行径:“仆游东三省时,曾目睹此情形。中国人坐火车者,虽已买票,常于黑夜风雨中无故被俄兵乘醉逐下,或打死于车中,华官不敢过问。沿铁道居民,时被淫虐者,更言不胜言。前年金州有俄兵奸淫妇女而且杀之,地方老绅率村民二百人向俄官理论,非徒置之不理,且用兵将二百人全行公毙。俄官试验疫所于牛庄,纳多金者则免,否则虽无病者亦置黑狱中,非纳贿不放。其无钱而囚死狱中者,时有所闻。”“我中国人如在梦中,尚不知有灭国为奴之惨,即知解而亦淡然视之,不思起而救之。”对这般麻木,他痛心至极,疾呼“我等既稍育一知半解,再委弃不顾,则神州四百兆人岂非无一人耶!故我等在全国虽居少数,亦必尽力将国事担任起来。”

517日,陈独秀在安庆藏书楼举办讲演会,安徽大学堂、武备学堂及桐城、安庆等校学生300多人赴会。他慷慨陈词,号召“振尚武之精神,使人人能执干戈卫社稷,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他倡议成立安徽爱国学社,以“联络东南各省志士,创一国民同盟会,庶南方可望独立,不受异族之侵凌。”他脑瓜一热,就管不住嘴了,这话是在鼓吹南方独立于北方,属大逆不道。安庆知府桂英得知后,派人查封藏书楼,陈独秀闻讯,星夜逃出安庆,避居上海。

这时,北京、武昌等地学生集会抗议,罢课示威,长沙、南昌、杭州、福州、开封等地都有响应,拒俄运动形成全国风潮。在这种形势下,清廷只得发表声明,拒绝沙俄的无理要求。

日本早就觊觎东三省,中国学生越“拒俄”,日本越振奋。拒俄运动偃旗息鼓,日本开始动作。190425偷袭旅顺口俄国舰队。日俄战争期间,东北是战场,人民生命财产遭空前浩劫。

1896年,《苏报》诞生于上海公共租界,早先是份格调低下的小报。创办者将报纸转手卖给陈范。陈范原先是体制内人,当过江西铅山县知县,深味官场黑暗,后落职为民,初掌《苏报》,以妹夫汪文溥为主笔,他和儿子陈仲彝编发新闻兼写论说。18岁就创办《女学报》的女儿陈撷芬“打横而坐”,编小品诗词之类副刊,熟悉上海报界掌故的包天笑称之为“合家欢”。

19025月,陈范聘请章士钊任苏报馆主笔,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革命军》和《读〈革命军〉》、《序〈革命军〉》等文,大骂皇帝和清廷,高呼革命为“宝物”,要求建立“中华共和国”。

《苏报》之所以放言无忌,是由于得到租界工部局总办、伦敦《泰晤士报》驻沪通讯员濮兰德等人的支持。租界工部局多次找《苏报》的撰稿人谈话,给他们打保票,“如果你们仅仅是读书与批评,不涉及偷运军火那些事,官要捕你们,我们保护你们。”

章太炎生于浙江余杭,被称为“大儒”。后人忆章太炎,看重的是狂狷、傲世的狂士之风。章门弟子谈章太炎,免不了谈那些桀骜不驯的往事。怎样骂人,自称疯子;怎样衣食无序,孤行己意。光绪末,梁启超、麦孟华等人奉康有为当教主,而章太炎嗤之以鼻,“康有为什么东西,狂言呓语,不过李卓吾那类货色!”

1902年,陈独秀与章太炎在日本一同加入亚洲亲和会,濮清泉在《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中记述:陈独秀钦佩章太炎的“朴学”,认为他是“国宝”;章赏识陈的“小学”,认他为“畏友”。他说章太炎小气,朋友向他借钱,偿还付息,他受之而无愧色,嗜钱如命,是文人无行的典型。章太炎放荡不羁,陈独秀比他还有过之,犀利尖刻,是狂人中的狂人。他像王充、李贽一样,深刻与单纯一览无余,加之域外个性主义思潮介入,就不仅是绿林豪气了。

1903年,《苏报》发行量持续飙升,624日,两江总督魏光焘与湖广总督端方通电,要求工部局查禁《苏报》。629日,租界工部局发出对钱允生、陈吉甫、陈叔畴、章太炎、邹容、龙积之、陈范7人的拘票。630日巡捕来,章太炎不怵,指着自己鼻子说:“我就是章炳麟。”他在巡捕房写信,叫邹容、龙积之(广西人,后任岭南大学校长)投案。71日,邹容徒步到租界四马路巡捕房投案。除了陈范,名列拘票的其余5人全部被捕,酿成苏报案。

那时慈禧太后气若游丝,不敢再拿志士们公然切瓜,何况章太炎等关押在租界西牢,由不得清廷为所欲为。715日,上海租界会审公廨第一次会审,名义是大清在租界设的法庭,而租界享有治外法权,专制权力与平民第一次有了面对面交锋机会。清廷眼中,对朝廷和大政方针不能有任何批评,而在租界当局看,发表文章批评政府在言论自由范围内。首次开庭,租界作严密防范,“传讯时,每一人以一英捕陪坐,马车复有英捕跨辕,数英捕驰车带剑,夹在前后,街巷隘口,亦皆以巡捕伺守,谋不得发”。

这天,是36岁的章太炎和18岁的邹容进入历史的日子,章太炎长发披肩,“其衣不东不西,颇似僧人袈裟之状”。邹容剪掉辫子,穿西服。庭审完,他们“乘马车归捕房,观者填堙,诵‘风吹枷锁满城香,街市争看员外郎’而返”。

721日第二次会审,原告律师以“另有交涉”为由要求改期,被告律师博易反对,逼使对方承认“奉旨”办理,也就是说原告方是清廷。85日,英国首相向驻华公使发出训令:“苏报馆之人不能交与华官审判”。910日,清廷放弃引渡苏报案犯的努力。

123日,苏报案第三次开庭,原告律师指控章太炎、邹容“扰乱人心”;被告律师要求当堂释放。此后两日,就有罪还是无罪问题,双方律师唇枪舌战辩论。24日,汪瑶庭在会审公廨“额外公堂”宣布:章太炎、邹容“故意污蔑今上,排诋政府,大逆不道,应予“永远监禁”。公使团持有异议,判决未生效。

19042月,公使团表示,如果再不结案,就将在押的犯人释放。由于公使团的坚持,521日,会审公廨“额外公堂”判决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罚做苦工,“期满驱逐出境,不准逗留租界”。尘埃落定,离苏报案发已过了十个多月。

在狱中,章太炎、邹容以诗唱和,《绝命诗》联句载入文学史。19052月邹容病倒,在会审公廨同意保释出狱前一天,43日去世,这天离他刑期期满不到三个月。1906629日,章太炎熬过三年刑期,出狱当天登上赴日本的轮船。

19036月,陈范带二妾二女流亡东京,两年后返回上海。尽管苏报案早已过去,清廷仍然找个借口将他下狱,1906年秋被保释出狱,辗转在浙江温州、湖南长沙等地,19135月去世。

苏报案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重大转型时的象征事件,是晚清最后的文字狱,7次公开审理。起诉方是清廷,被控方是手无寸铁却怀抱热烈理想的文弱书生。两个“志在流血”的书生,邹容奉献年轻的生命,章太炎付出三年牢狱之灾,清王朝大失颜面。在天幕上,《苏报》像星星般陨落,既是《苏报》的结束,也是《苏报》的永生。

陈独秀与苏报案主角之一邹容是好友,与章太炎的关系也不错,但是与苏报案没有太深的关系。他在安庆藏书楼的慷慨陈词,章士钊将演说词和安徽爱国会章程在《苏报》全文刊载。

章士钊1881年生于湖南善化,年轻时寄读武昌两湖书院。1903年,他捋起长袖,猛扇康有为等保皇分子耳光。在嬉笑怒骂无不淋漓尽致的文章中,声声“载湉小丑”,咒得天昏地黑。拒俄运动中,他不顾学堂总办俞明震劝阻,率陆师同学30余人赴沪任军理教习。不久为《苏报》主笔。他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是将宫崎寅藏著的《三十三年落花梦》改译《大革命家孙逸仙》,这是最早向国人介绍孙文革命事迹的宣传册子,激荡了渴望打破铁屋的知识分子的心灵。

在章士钊眼中,孙文就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人间化身,此书出版,章士钊笔名“黄中黄”,意为炎黄子孙中的炎黄子孙。他的日文是自学的,仅有三脚猫的功夫,借助词典,一字一词地抠译,难免闹笑话。他将孙文(中文姓名)和中山樵(日文名)嫁接,译为孙中山。读者不知孙逸仙为何方英物,倒是觉这个全平不仄的名字颇具亲和力,一时腾于众口,播于遐方,连孙文本人都默认了。

俞明震祖籍浙江,曾祖寄籍顺天府宛平县,变直隶人;父官湖南新宁知县,又变湖南人。他光绪十六年中进士,甲午战争中协助唐景崧守台湾。后为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的督办。19037月清廷查封《苏报》,办此案的人正是俞明震。他徇情,章士钊得脱。

《苏报》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一个月后,《国民日日报》创刊。为免遭打压由英籍华人卢和生出面,在英国驻沪领事馆注册,官方登记的发行人是英国人高茂尔(音译)。报馆位于上海英租界新马路梅福里,由《苏报》部分编撰人员、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等团体成员共同主办。章士钊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张继、陈去病、柳亚子、苏曼殊、何梅士、金天翮、高旭、刘师培等。

 

吴董著《百年追寻》连载(51万字)之四

2022  11   25  9—  13

第2章         南陈北李:南方陈独秀和北方李大钊

(续)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中科投资版权所有   电话: 01064920113  64920713   京ICP备14029497号-1

网站管理